從運用視點觀察,我國各地紡織企業技術水平紛歧,管理水平有高有低,產品品質要求不同以及觀念上的差異,形成了紡紗膠輥“三代同堂” 的運用現象。

膠輥是紡紗機械上的關鍵性器材,對成紗質量有巨大影響。在眾多制造廠和紡織廠共同努力下,我國紡紗膠輥膠圈技術合作紡織技術和紡織機械的開展,吸收消化國外先進技術,取得了長足的進步,并根本滿足了我國紡織工業的需求。
現在,我國約有40家企業出產近200個型號的紡紗膠輥,約150個型號的紡紗膠圈,根本覆蓋國內各種紡紗機械的需求面。可是,我國紡紗膠輥的整體技術水平不高,全國幾百個型號中,絕大部分是在原有幾個配方體系上的衍生品,僅有少量型號產品的材料、配方和工藝有創新和突破,技術水平接近國際先進水平。

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,距離突出反映在以下方面:適紡性差,穩定性差,運用壽命短,運用中制造管理工序復雜。